9月25日晚,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在指挥家王甫建的带领下,携手青年古筝演奏家雷靛云、竹笛演奏家黄开以及当代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联袂奉献了“丹枫国韵——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音乐会”。音乐会的曲目编排维度较广,既有从广为流传的歌曲改编而来的《我的祖国》《不忘初心》,也有表达对脚下热土赤诚之心的《大地深情》《相约2022》《诗咏国魂》,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创作,如古筝与乐队《枫桥夜泊》、竹笛与乐队《秋湖月夜》和经典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春江花月夜》。从中可见乐团试图从大众性、时代性、经典性等方面用民族管弦乐全景式展现中国精神的考量。
整场音乐会看来,乐团的演奏状态渐入佳境,对《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一曲的演绎犹见其长。
赵季平创作的《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是民族管弦乐中的精品之作,作品问世数年来,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上演率,究其原因,这与作曲家巧妙运用音乐结构的层次化布局、充分发挥民族管弦乐团各声部音色音响优势的创作手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音响杂乱”是民族管弦乐队一直被诟病之处,这一“杂乱”是否可被调和,作品创作是在编制、指挥等因素之外的又一关键。从这一角度看,“卢沟晓月”一曲树立了典范。以此为基础,乐队的演绎也得到了最优化呈现。“京腔京韵”是乐曲的风格特色,“腔”与“韵”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所在。但是演奏时往往容易为了追求所谓的“味道”,陷入失衡与俗套。指挥王甫建在这首乐曲的处理中体现出了其追求“朴实无华”的艺术理念,相较于以风格性技巧雕饰“味”,他更注重遵循乐曲本身的韵律、结构,从大处着眼,藏巧于拙。在王甫建的调配下,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结合演奏法各显其特色并形成融合性呼应,使得乐队在纵横向的音响层次上,在声部与声部之间,音色与音色之间构成了多重联合。
音乐会的另一亮点则是由二胡演奏家于红梅与乐团共同呈现的《诗咏国魂》。这部二胡与乐队作品由刘锡津创作。整首曲子的抒写声张势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烈和血祭国土、倾吐衷肠之美。在这首乐曲的演绎上,于红梅的演奏体现出了“情”“气”“格”的高度统一,“情气格”作为表演艺术的高层境地,一方面与演奏家的艺术修养、文化积淀等有关联,一方面则与演奏家如何将这种弦外的素质积累灌注到弦上有关,而这一点也多为表演艺术之关键。于红梅的演绎以考究的艺术构思将“弦外”与“弦上”作了有机联动。乐曲分为“国难”与“殇祭”两乐章,第一乐章以快速、激烈、戏剧性的场面展现中华儿女面对灾难与死亡的大义凛然。在主题旋律中,于红梅对重点音型进行准确捕捉,由此建立起快速段落的立点与筋骨,与乐队一同塑造出“奋起抗战,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第二乐章“殇祭”中,作曲家从国破家亡、江河呜咽的情感视角出发,用慢速唱悲痛的歌。于红梅对此段处理的卓越之处在于其情感上的节制,她始终秉持一种“大情怀”,取“中”抒情,哀而不伤。这一格调的外化则体现在她细腻的揉弦上和运功上,揉弦的方式、速度,运功的角度、与弦的贴合度她均作细致安排,两者合一,呈现出一种力透纸背的情感穿透力。
正如这场音乐会的标题所起,“国韵”是贯穿曲目选择与乐曲演奏的具有向心力的主旨,而观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的简史,也似乎能看到这样一条纯粹的道路,既始终以音乐为原点,以中国精神为核心,一步一脚印地走一条有本有源的路。
信息来源网络